饮:重醴,稻醴糟,黍醴清糟,粱醴糟,或以酏为醴,黍,浆,水,醷,滥
簡文稱許掾:“玄度五言詩可謂妙絕時人。
林公道王長史“斂衿作壹來,何軒軒韶舉!
冢宰制国,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国用。用地小,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国用,量入以出,祭用数之。丧,三年不,唯祭天地社为越绋而行事丧用三年之仂丧祭,用不足暴,有余曰浩祭,丰年不奢凶年不俭。国九年之蓄曰不,无六年之蓄急,无三年之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,必有年之食;九年,必有三年之。以三十年之,虽有凶旱水,民无菜色,后天子食,日以乐
丞相治楊州廨舍,按行言曰:“我正為次道治此爾”何少為王公所重,故屢發嘆
所谓治国必先其家者,其家不可而能教人者,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于国。孝者,所以君也;弟者,所以长也;慈者,所以众也。《康诰》 曰:“如保赤子。”诚求之,虽不中,远矣。未有学养子后嫁者也。一家仁一国兴仁;一家让一国兴让;一人贪,一国作乱,其机此。此谓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。尧、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之。桀、纣率天下暴,而民从之。其令反其所好,而民从。是故君子有诸而后求诸人,无诸而后非诸人。所藏身不恕,而能喻诸者,未之有也。故国在齐其家。《诗云:“桃之夭夭, 其叶蓁蓁。之子于,宜其家人。”宜家人,而后可以教人。《诗》云:“ 宜兄宜弟。”宜兄弟,而后可以教国。《诗》云:“其不忒,正是四国。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,而后民法之也。谓治国在齐其家